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:乡村减碳 要利用好200多亿平方米屋顶
新京报讯(记者曹晶瑞)农村清洁用能体系助力减污降碳及乡村振兴研讨会日前举办。中国会上,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院院亿乡用好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表示,士江未来零碳社会里,村减农村屋顶是碳利非常重要的待开发资源。
此次研讨会上,多亿顶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平方清华大学教授江亿通过直播视频连线发言。米屋直播截图通过实际调研发现,中国一个北方经典的工程农村院落总房面积300多平方米,不光是院院亿乡用好居住的,还有粮棚、士江库房等,村减只要把朝南的碳利平顶装上光伏发电设备就能释放28.3千瓦电量。数据显示,中国农村各种建筑物拥有的屋顶面积是200多亿平方米,可装20亿千瓦的光伏,一年发电能力就能接近3万亿度电。“这3万亿度电什么概念?2019年中国总的发电量是7.5万亿度,这3万亿度电占甚至超过了三分之一。农村屋顶在未来零碳社会里将是一个待开发的、非常重要的资源。”
江亿谈到,我国农村现在总的用电量不到3500亿度,加上农业生产也就5000亿度电。如果好好把农村屋顶利用好,就可以实现全面电气化。不仅可以用电力替代现在农村的燃油、燃煤、燃气,还能在让村民充分用电的基础上,结余至少1.5万亿度电。
“农村屋顶挺多,但是现在多数地方开发的方式都是企业到村里跟村民租屋顶,然后装上光伏,产权归企业。村民日常仍需正常买电用。实际上除了这种方式,可以实现农村用电自发自用。”江亿称,目前,农村直流微网功能就是充分利用村里各种闲置屋顶,接收各户的富裕电量,储存之后上网调蓄,把全村彻底电气化,取消煤、油、气和生物质燃料。一户农家有光伏,再备上3000瓦至5000瓦时的蓄电池,家里的采暖、做饭、家电等电器设备用电都能解决,多出来的电可以输出进入村级微网。农村村级微网上连着照明、公共充电桩、农机设备等公共设施。一个村就成了一个小的发电厂。发展屋顶光伏一户成本在6万元至8万元之间,农民除了自己不花钱用电之外,还能将剩余的电卖出去。
江亿称,中央提出“双碳”战略给农村的能源问题找到了新的解决途径,也是一个新的机遇。从“双碳”出发,未来的主要能源是电力。电力主要由风电、光电构成,而风电、光电的开发最需要的资源是空间。恰恰在空间资源上,农村有着特别大的优势,抓住这个优势好好发展以屋顶光伏为基础的农村新能源系统,可以彻底改变农村的能源结构,使农村的社会发展、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实现跳跃式的飞跃。
相关文章:
- 实控人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,通策医疗早盘大跌近8%
- 科技寒冬挡不住!惠普宣布“大瘦身计划”:三年内裁员4000至6000人
- 华泰江苏交控REIT上市首日破发!机构频增做市商保驾护航
- 全球能源观察|增产乌龙下国际油价再现巨震,供应冲击在即“多空大战”一触即发?
-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: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,要依法实施市场退出
- 上海保交所董事长任春生:新型风险转移产品的研发落地,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保险市场的融合交流
- 周二黄金期货小幅收高30美分
- 莫高义:文化和金融是相辅相成、互为促进、相互成就的关系
- 蔚来-SW于8月交付10677辆汽车 同比增长81.6%
- 又见“萝卜章”!恒丰银行南通分行向凯里农商行索偿6亿票据损失,为何败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