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还没出广东,男子开特斯拉返乡堵到电量耗尽,加价2000元叫拖车
高速不像城区能用“条条大道通罗马”来形容,还没耗尽所以充电更要随机应变。出广如遇高速充电排队,东男堵到电量优先考虑先下高速,开特就近补电,斯拉这比死磕排队要强许多;一旦充上电(快充),返乡大概在车辆达到65%-70%时即可视路况结束充电,元叫先赶路,拖车再充电。还没耗尽毕竟你多充一会,出广排队的东男堵到电量车主也要多等一会。如果既无续航,开特充电又要排队,斯拉合理利用车主权益,返乡有的元叫车企可是有自己的“补电车”,喊它来救援比喊拖车要靠谱很多。
2025年一半新车将是新能源车?
每一个月初,都是造车新势力品牌“积极”交成绩的日子。这个月初,造车新势力品牌如约竞相公布了销量成绩。随着汽车销售行业传统的“金九银十”到来,不少新能源品牌销量成绩都有一定增长,除了金九银十,各品牌新车型的陆续上市,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销量看涨。
10月1日,国内共有1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布了9月交付量,大部分新能源品牌交付量都实现了环比增长,仅零跑和小鹏9月交付出现了环比下滑情况。
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埃安获得新高,9月交付量持续上探突破3万辆。华为加持的AITO问界已经连续两个月破万,极氪凭借极氪001一款车9月交付冲到8000辆以上。哪吒9月交付量超过1.8万辆,创历史月度新高,零跑和蔚来9月交付继续稳定在万辆以上。
特斯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34.38万辆,市场预估为35.79万辆。具体而言,特斯拉第三季度MODEL 3/Y交付量32.52万辆,预估34.98万辆。特斯拉第三季度MODEL S/X交付量1.87万辆,预估1.61万辆。产量方面,特斯拉第三季度汽车产量36.59万辆。
日前有消息称,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将进行大幅降价。其中,Model Y的降价幅度最高有望达到4万元,最终Model Y后轮驱动版车型的起售价可能会降至27万~29万元。对此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第一时间向特斯拉方面进行了求证。“(大幅降价)是不实信息。”9月30日,特斯拉中国相关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。
今年新能源汽车的热销走出了独立行情,也超出了不少行业协会和企业内人士此前的预期。
据乘联会预计,今年9月,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将达58万辆,渗透率有望达到29.7%。今年1~9月,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将突破384万辆,累计渗透率近26%,大幅超过20%的目标。
9月初,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一个论坛上表示,我们预测今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可能达到550万辆,比去年同期增长56%,“2025年新能源汽车20%的渗透率目标,现在看来,大概率会在今年提前三年实现。”
至于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,不少车企均给出了较为乐观的估计。在第十九届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·杭州峰会上,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,至2025年,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0%或者是60%左右。魏品牌副总经理乔心昱和开瑞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赵维华也均预测,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将会达到50%。
民生证券也指出,新能源市场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,预期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50万量辆,预计国内2025年电动车销量有望达1545万辆,四年复合增长率达44.7%,新能源车渗透率将有望达51%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- 2022金融街论坛: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专场活动聚焦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技术生态合作
- 热搜!多抓鱼75元回收衣服翻8倍出售,网友:是反向打广告吗
- 海底捞火锅料包掺了多少添加剂?专家:或影响胎儿和青少年发育
- 中秋白酒终端动销有点凉!零售商备货谨慎直言“除茅台都涨不动”
- 北京朝阳公园11月23日起按50%限流恢复开放
- 谷歌员工曝Pixel 7/7Pro/7A将支持LE Audio蓝牙标准,提供更好的音质
- 相关方回应刘畊宏夫妇被指卖假燕窝:对品牌方审核不严
- 市场监管总局等21个部门9月联合开展全国“质量月”活动
- 北京2022“薪酬榜”出炉 哪些行业最赚钱
- 马骏:金融科技手段有助于降低“洗绿”和“漂绿”的风险
- 北证50成份指数今日亮相!样本公司兼具代表性与成长性,市场能见度增强
-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,东莞新能源产业开启竞速跑
- NASA:到2030年,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
- 年内支付领域最大单笔罚单!百联优力被罚近6500万元,牌照还能否顺利续展?
- 冬季游逐渐升温 四川文旅深度融合成旅游新热点
- 中国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对国有、民营等各类房企一视同仁
- 北京发布2022年薪酬大数据报告,各行业薪酬水平整体上涨
- 【新浪教育】牛津国际在线教育平台OIDI中国区合作事务管理总监巩琳Lynne:细数OIDI在线预科优势
- 美国8月ISM制造业徘徊于两年多低位,价格指数五连跌,通胀压力大减
- 超千只理财产品破净,何时能止跌?